新闻中心

众森牌水泥强度增效剂:用数据破解水泥厂提质降本困境


“成本高企、质量内卷”是当下水泥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降低熟料、增加水泥强度,提高台时产量,都直接关系到水泥企业的利润空间与市场竞争力。

某水泥企业的工业验证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

他们在用助磨剂使用效果的基础上叠加众森水泥强度增效剂后,P·O52.5水泥实现熟料再降4%,台时提高5%,28天增长仍有富余强度,吨水泥直接收益净增3元。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众森科技针对水泥生产降本提质难题的精准解决方案。

助磨剂之外,降本提质还有突破口吗?

水泥生产中,“降本”与“提质”似乎永远在寻求平衡。企业如要提升水泥质量,往往要维持高熟料料耗——而熟料作为水泥成本核心,每多1%的熟料料耗都意味着利润的流失。

这家水泥企业就曾面临这样的困境:

P·O52.5水泥熟料料耗达到82%以上,既面临着熟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又面临强度富余不足影响市场口碑的风险。这也是绝大多数水泥企业的痛点:

  • 想降低熟料料耗,却担心强度不达标;
  • 想提高磨机产量,又影响细度、比表指标;
  • 想增加度富余,就要付出更高材料成本。

数据说话:工业验证下的三重核心优势

2024年10月,在该企业φ3.8×14.5m双圈流磨机上,众森水泥强度增效剂完成了多组的工业验证。试验以在用助磨剂使用效果为基准,对比“在用助磨剂+增效剂”的实际效果,连续检测结果超出预期。

1. 强度提升:3天增长值2.8MPa,28天达到60MPa以上

水泥质量是水泥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也是众森水泥强度增效剂的核心优势。数据显示,掺加增效剂后,水泥3天抗压强度,净增2.8MPa;28天抗压强度达到60以上。

这种强度提升并非偶然。众森水泥强度增效剂含有的活性分子能够有效调控水泥体系中离子的状态、浓度、扩散速率等,促进水泥颗粒水化溶解,充分激发水化潜质,并且调节水化产物微观形貌,优化水泥水化浆体与集料结合处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强度再难提升”的行业痛点。更关键的是,水泥净浆增加20mm以上,水泥标准稠度始终稳定在27.0%左右,初凝、终凝时间均在指标控制范围内,完全不影响后续施工性能。

2. 磨效升级:台时增产5%以上

粉磨系统的效率直接影响生产产能。令人惊喜的是,在45μm细度从5.7%降至5.4%、比表面积从366㎡/kg微调至358㎡/kg的前提下,磨机台时产量从211t/h提升至221t/h,实现了10吨左右的台时增长,提产幅度5%左右。

这背后是水泥强度增效剂对粉磨过程的精准优化:它能减少磨机内物料凝聚与糊球现象,改善物料分散性,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同时,让设备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企业增加了实实在在的产能收益。

3. 成本反转:降4%熟料,吨水泥效益增加3元

对水泥企业而言,最直观的价值莫过于水泥制造成本的降低。以水泥3天强度每增长0.7MPa可折算为1%熟料替代量计算,此次2.8MPa的强度提升,意味着可在原有基础上再降低4%的熟料料耗。

以每1%熟料与混合材差价1.5元测算,降低4%熟料可直接节省成本6元/吨,扣除增效剂使用成本后,吨水泥仍净增3元收益。若按水泥年产能100万吨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即可产生300万元利润,经济效益极为可观。更重要的是,强度富余的提升让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间接助力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

客户证言:从工业验证到连续使用,统计数据验证产品质量稳定

工业验证的成功并非终点。截至目前,该水泥企业已正常使用众森水泥强度增效剂产品,不仅在P·O52.5水泥上持续实现4%的熟料降低目标,在其他品种水泥的生产中也取得了同样显著的效果。从实验室验证到工业验证,从短期试验到长期使用,众森水泥强度增效剂用稳定的表现赢得了客户认可。

在水泥行业追求“绿色低碳、降本增效”的大趋势下,众森水泥强度增效剂给出了“提质、增产、降本”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实现了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优化,为水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果您也在为熟料成本高、强度提升难、产能挖潜不足而困扰,欢迎联系我们获取专属技术方案,让数据为您的生产效益说话!

电话:0531-89731661